范世牧
集团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
领展相信每一项资产都是独一无二,正如孩子生来各有天赋,需要因材施教, 悉心培育所长,方能将其潜力发挥极致。这份理念贯彻于领展管理的每一项资产,执行的方式却各有不同,务求发掘不同物业独特的内在价值。领展在资产规划、提升、和管理上,累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三者环环相扣,充分展现了专业实力。
正因为资产的差异性,要充分释放潜力,必需要度身订造合适的方案,不能一招走天涯。首先,要仔细研究每个区域:针对其地理位置、周边环境、竞争对手、社区文化、软硬配件等各方面,分析项目的独特之处。最重要的,要对“人”高度敏感,包括现在的社群,和将来的用家。
当资产是一块空地时,需要悉心耕耘让它开花结果。若是旧有物业,就要想方法释放它的潜藏价值。也有些时候,适时放手,让其自然发展,甚至脱手才是明智之举。当物业走到周期的终点,果断作出取舍,也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。
每天清晨,领展集团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范世牧走进海滨汇的大门时,感觉就像回到家里为自己的家族生意打拼。这位法国人带领他的团队管理领展旗下所有物业,不断检视资产的表现,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发挥最大效益;对于团队的工作,他深感自豪,同时感到责任重大。
他会亲自指挥地方营造的工作,在项目的前、中和后期,都会实地视察,评估成效并找出改进之处。周末陪家人登山健行之后 ,他会低调地造访旗下物业,走进菜市场默默观察,从灯光照明到人群的流动,都是他留意的重点。范世牧就像乐团的指挥一样,协调着方方面面的事务,确保物业每个环节都能高效发挥,最终为各界持份者创造最大价值。“ 我关注的是资产的可持续性,即是在三、五年后,它是否仍带来相同,甚至更高的回报。毕竟,这是我们生存的命脉。”他解释道。
同时,范世牧庆幸领展并非真正的家族企业,领导层不会出现严重的价值观分歧,也没有历史遗留不可触碰的禁区。“至少,没有人会半夜打电话来叫我换灯泡。”他笑说,指的是一位家族企业老板在深夜差遗高层员工换灯泡的都市传闻。“这里没有家族的裙带关系,不用维护创始人的神话,也没有感情包袱,一切以专业行事。我认同的是领展这家公司,并以我们的成就为傲。我们因应个别物业的周期和演变,竭尽所能经营好每一项资产 - 这就是我们的做事方式。”
范世牧早在领展成立之初便加入公司,见证了领展由一家本地企业,怀着走向世界的抱负,逐步蜕变为备受肯定的国际企业。然而,他从不因既有的成就自满。他表示:“零售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动态、持续演变的行业。潮流趋势日新月异,我们绝不能原地踏步。相反,要引领改变,首先要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,并接受变化就是常态的现实。零售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—— 而民生消费的零售租务正是我们最活跃、最擅长的领域。”
零售业生态持续多变,资产优化的方式也在不断演进。范世牧刚加入领展时,很多项目的规模庞大,但无论在设计还是管理方面,距离国际标准还有一段距离,需要时间慢慢释放潜力。近年的新项目则规模较小,但对社区的影响更为直接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核心始终在于怎样在改变与保留之间取得最佳平衡。
“早期的资产优化就像开膛手术,涉及加装扶手电梯和空调系统等大工程。”他回忆道。为了让社区有更多参与,领展举办多场小型社区座谈会。“我们邀请现有租户和居民一起饮茶,向大家详细解说计划内容,希望得到社区的支持。至今,我们已经完成了100多项资产优化项目,社区的抗拒明显减少,大家开始理解我们在做什么了。”
领展拥有完整的内部团队,涵盖资产规划、提升与管理等专业,从研发、技术提升、项目管理到租赁均整合旗下。一条龙的模式,不但有利管控质量,更让领展能够更灵活地开拓核心业务以外的新领域,在经济下行时期保持韧性。通过由零打造海滨汇及领达广场,领展扩增了开发项目的实力。如今,领展收购及管理的项目已拓展至全球,由以往仅营运自有资产,发现成为多元化的国际资产管理人。
“我们正在突破自己。”范世牧说。“没有过去二十年的经验,就没有今天的我们,而今天我们所做的,都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我们进军海外,目标是将物业组合进一步多元化。在新加坡,我们拥有自己的团队,管理收购回来的物业。在澳大利亚的物业,我们是最大持份者,并与当地的合资伙伴关系密切。他们选择和我们合作,是看准领展改造资产的能力。但归根究底,挑选对的资产,做好管理,才是长胜之策。”
每当范世牧走进领展的物业,心中总感到无限骄傲。这些充满活力、熙来攘往的空间,正说明领展在资产规划和提升方面的努力没有白费。他希望大众认同领展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,亦希望潜在租户知道,领展会全力支持他们,一起创造双赢。范世牧认为,本港业务已十分成熟,现在更有信心应对国际的机遇。身边有团队给予如家人般的支持,每一天、每一刻都是成长与实现梦想的好时机。